一、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普通批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分
根据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招生办官方公布的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浙江农林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数据如下:
1、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江苏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35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0384名;
2、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东湖校区)专业在浙江省份2020年的综合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9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3731名;
3、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东湖校区)专业在浙江省份2019年的综合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9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3225名;
4、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东湖校区)专业在浙江省份2019年的综合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9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5110名;
5、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5300元/年)专业在安徽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4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2207名;
6、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江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5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8584名;
7、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江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3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3420名;
8、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山东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5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0719名;
9、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5300元/年)专业在河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8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8573名;
10、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语种不限)专业在贵州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46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2380名;
二、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9-2022年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名称 | 年份 | 录取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地理 | 543 | 49037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72 | 52110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09 | 81650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学或地理) | 544 | 45381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19 | 辽宁 | 理科 | - | 544 | 26920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2 | 辽宁 | 物理 | 物理+(化或地) | 546 | 26445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508 | 22358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0 | 江苏 | 理科 | - | 357 | 60384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东湖校区) | 2021 | 浙江 | 综合 | 物 或 地 或 技 | 586 | 57212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东湖校区) | 2020 | 浙江 | 综合 | 物 或 地 或 技 | 594 | 53731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东湖校区) | 2019 | 浙江 | 综合 | 物 或 地 或 技 | 595 | 53225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东湖校区) | 2019 | 浙江 | 综合 | 物 或 地 或 技 | 593 | 55110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东湖校区) | 2022 | 浙江 | 综合 | 物 或 地 或 技 | 591 | 57460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530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47 | 42168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5300元/年)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66 | 42637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5300元/年)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46 | 42207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51 | 28584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59 | 29240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34 | 33420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543 | 27091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1 | 山东 | 综合 | 地 或 物 | 563 | 45987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0 | 山东 | 综合 | 地 或 物 | 576 | 48672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19 | 山东 | 理科 | - | 552 | 50719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22 | 山东 | 综合 | 地 或 物 | 559 | 48192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530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68 | 53926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5300元/年)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86 | 58573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24 | 79803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5300元/年)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29 | 88126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办学地点东湖校区)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57 | 37147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办学地点:东湖校区)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23 | 41294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理工类,4年,5300元/年,在东湖校区办学) | 2022 | 广西 | 理科 | - | 488 | 39567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东湖校区)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61 | 53178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东湖校区)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64 | 61871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东湖校区)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34 | 64725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语种:不限) | 2021 | 贵州 | 理科 | - | 452 | 51824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语种不限) | 2020 | 贵州 | 理科 | - | 469 | 52380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2019 | 贵州 | 理科 | - | 459 | 51188 |
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语种:不限) | 2022 | 贵州 | 理科 | - | 444 | 55006 |
三、浙江农林大学介绍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93亿元。设有20个学院(部),6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2个,国家新农科项目5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国际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含新兴特色)专业9个。现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6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文化传播基地、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39个。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389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2500余人(含暨阳学院),研究生4100人,留学生1300余人,农民大学生、继续教育学生11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60余人,高级职称73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 “*”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领军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3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4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省杰出教师1人、省“*”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和第一层次18人,省级创新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7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15门